新派訊 筆墨傳情,山水為證。7月15日,記者采訪了解到,中國美協(xié)會員、濰坊學院原美術系主任李大山教授剛剛創(chuàng)作完成《新濰坊十景》,十幅水墨國畫以細膩靈動的筆觸、獨特的藝術視角,將濰坊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底蘊娓娓道來,勾勒出一幅兼具傳統(tǒng)韻味與時代氣息的新畫卷。
李大山介紹剛剛完成的《新濰坊十景》。
用手中的畫筆繪就家鄉(xiāng)情
展現濰坊獨特美
7月15日上午,記者看到了李大山已完成的水墨國畫《新濰坊十景》。每一處景致都被李大山以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色彩生動呈現在宣紙上。藍天白云下,濰坊風箏博物館造型獨特的建筑仿佛展翅欲飛,與空中飄動的風箏相映成趣,傳遞著濰坊作為“世界風箏之都”的獨特魅力;十笏園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沼相得益彰,讓人感受到百年園林的寧靜與典雅;自怡園的湖水波光粼粼,荷花盡情綻放,湖邊垂柳依依,盡顯園林的悠然之美。
畫面一轉,青州的云門山雄偉壯觀,山上的“壽”字摩崖石刻清晰可見,那蒼勁有力的筆畫,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歷史;青州黃花溪流水潺潺,滿山春色,展現了山河靜美、春意盎然的美好畫卷;臨朐石門坊,漫山遍野的紅葉將山巒裝點得如詩如畫,讓人仿佛置身于夢幻世界;沂山山峰高聳入云,山間云霧繚繞,飛瀑流泉奔騰而下,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峽山水庫水面遼闊,碧波蕩漾,水天一色間,偶有幾只水鳥掠過,為這片寧靜的水域增添了幾分生機;昌樂火山口形態(tài)奇特,黑色的火山巖仿佛是大地的記憶,記錄著地球的滄桑變遷;青州李清照紀念祠里,銀裝素裹的古建筑群,飛檐翹角覆雪,盡顯古樸典雅,營造出悠遠寧靜的意境。
81歲的李大山是土生土長的濰坊人,創(chuàng)作這組《新濰坊十景》,源于他對家鄉(xiāng)的深沉熱愛和對濰坊文化的執(zhí)著傳承。“濰坊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城市,這些美景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濰坊人民的精神財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畫筆,讓更多人了解濰坊、愛上濰坊?!崩畲笊秸f。
《滿山紅遍》
作品融入四季與創(chuàng)新
歷時七個月創(chuàng)作完成
創(chuàng)作這組作品,李大山耗時七個月方完成。他從去年冬天開始構思、選題,并多次實地采風,觀察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段的景色變化,收集了大量素材。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反復琢磨每一處細節(jié),力求將濰坊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與傳統(tǒng)濰縣十景不同的是,李大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力求創(chuàng)新,將城區(qū)濰坊風箏博物館、十笏園、自怡園等景點納入畫中。為使畫面更具感染力和歷史厚重感,他巧妙融合傳統(tǒng)國畫技法與現代審美理念,在描繪《鳶飛魚躍》時,選用濰坊風箏博物館古典建筑與現代高樓并立,再用橋梁、河流、桃花和柳樹點綴,以及空中飛舞的風箏,既呈現城市發(fā)展的蓬勃生機,又營造出寧靜雅致的氛圍。
《鳶飛魚躍》
《香遠益清》展現了自怡園夏日荷塘盛景。畫面中,大片荷葉如傘,深淺不一的墨色暈染,以及盡情綻放的荷花,在微風中輕擺姿態(tài),與荷葉相映成趣?!拔以诤芏嗄昵叭ミ^自怡園,這次為了把荷花畫好,又專門去了三次?!崩畲笊秸f。
《新濰坊十景》以描繪濰坊的自然風光為主,將濰坊的春夏秋冬表現得詩意盎然、意境深遠。同時,作品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的記憶和精神。“我想通過這幅作品進一步詮釋濰坊‘人杰地靈,道承齊魯,北海名郡,文化名城’的盛譽?!崩畲笊秸f。
《香遠益清》
“北?!毕盗凶髌肥展?/strong>
計劃舉辦專題展覽
《新濰坊十景》引起濰坊書畫同道的關注,不少書畫愛好者對李大山精湛的技藝和作品蘊含的深刻文化內涵贊不絕口?!缎聻H坊十景》的完成,對于濰坊文化的傳播和城市影響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濰坊的文化藝術庫增添了新的瑰寶,也為外界了解濰坊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
李大山教授年過八旬耕耘不輟,堅持用畫筆宣傳濰坊。近年來,他潛心創(chuàng)作“北海”系列作品,已完成的宏幅巨制《北海丹青》描繪了五代十國時期韓熙載、宋代張擇端及近現代丁東齋、于希寧、郭味蕖等濰坊書畫名家,深受文化和藝術界專家好評。巨幅水墨國畫《北海文脈圖》,重點描繪了24位與濰坊相關的歷史文化名人,展現了濰坊深厚的文化底蘊?!缎聻H坊十景》的誕生,再次證明了他作為一名藝術家的深厚功底和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熱愛。
“我的‘北?!盗腥壳客瓿闪耍蛩闩e辦一個專題展覽并出版畫集,讓更多人通過我的作品讀懂濰坊的美,希望無論是土生土長的濰坊人,還是遠道而來的客人,都能從畫中找到與這座城市的共鳴。”李大山說,他將創(chuàng)作更多作品,用畫筆講好濰坊故事,用藝術形式展現濰坊的歷史變遷與時代發(fā)展,為濰坊的文化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新派客戶端
編輯:李婕寧 劉曉哲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